反跟踪机制应该被效仿
苹果的AirTag终于有反追踪机制了,但是其实还远远不够。目前苹果官方放出的消息是,将通过iOS更新将提供扫描周边的AirTag的功能,具体的显示方式并未披露。
尚不完善的反追踪措施
事实上AirTag的反追踪功能一直在完善中,此前这一产品被诟病为廉价的跟踪手段,苹果目前的保护措施是反追踪提醒,同时当AirTag与主人分离三天时也会定期发出声音,但是仅仅是15秒的轻度蜂鸣声,间隔时间是数小时。如果是朝夕相处的人,其实是很不容易察觉的(此处细思极恐)。
如果iPhone中能够检索AirTag的跟随时间和归属者,那这一技术可能会更加完善。当然如果有弹窗提示是最好的。凡事有利有弊,用户可以通过你的手机传达丢失的AirTag,这本身就是共享位置的一种方式,而位置信息本身的私密性是很强的。
安卓手机可以通过NFC轻触AirTag来获得失主的联系方式,换句话说这是一种主动方式,也意味着安卓手机更不容易发现被追踪。
互联网App存在的隐私问题
追踪用户的不仅仅是硬件设备,事实上离我们最近的双十一就存在很多技术追踪手段。你经常会发现某个搜索过的词汇贫乏出现在电商广告,甚至会受到相关的推送通知。
工信部目前在针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出严格规范,如果你在近期的消费行为中仍然泄露的个人隐私,存在被App监控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投诉方式进行反馈。工信部在11月已经通报了包括QQ音乐在内的38款App,主要问题集中在过度手机、非法获取、非法交易、泄露和滥用等方式。
超出App业务范围、高配调取位置和声音等信息、在非服务场景中收集用户信息本身都是被禁止的行为。事实上iOS已经在跟踪用户方面对App提出严格限制,但是追踪用户这件事互联网企业驾轻就熟且屡教不改。事实上笔者也有过类似经历,比如在出差上海之后,我会频繁收到各种新闻客户端发送的上海本地新闻,甚至持续了一个月之久,我们很难说技术本身有罪,但是滥用技术一定是越界行为。
写在后面:反追踪和限制App索取用户信息一样,是一个长线措施。以技术去对抗技术才是最终解决方案,更智能、更详细的数据解读才能让用户更准确更详尽的了解谁在什么时候窥探你。
苹果(Apple) AirTag追踪器定位防丢器适用于iPhone手机老人儿童宠物定位防丢 单件装
进入购买
苹果iPhone 13(256GB/全网通/5G版) 解锁超能力,超先进双摄系统,A15仿生芯片
赠
进入购买
苹果iPhone 13 Pro Max(256GB/全网通/5G版) A15仿生芯片,超视网膜XDR显示屏,Pro级摄像头系统,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技术
赠
进入购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