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资金流出百亿 衰退风险下资金套利风险资产
当前最具机会的就是优选成长型Alpha,疫情的短期影响并不会冲击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护城河;而价值型Alpha则需要更多耐心,当市场动能不足时,这类公司可能会持续低位盘旋;当前并不看好周期性Alpha。
昨日A股跟随全球市场出现大幅下跌,北上资金流出百亿。
“早前我们开始不断提高现金仓位,这主要出于对美股牛市难以为继的判断,11年牛市主要受益于流动性、财政刺激、企业回购的支持,但盈利压力攀升。在疫情压力下,估值泡沫破灭后市场将存在持续的抛压。”新加坡毕盛资管(APS)中国基金经理王康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尽管上一轮美股牛市由QE带动,但这次情况有所不同。衰退的触发因素是疫情,且疫情暴发前美股位于历史高位。由于此前A股点位一度高于疫情暴发前的水平,因此机构普遍认为回调压力仍存,但“危中有机”。
衰退风险下资金逃离风险资产
目前,在全球衰退压力骤升的背景下,海外机构持续降低风险资产敞口,这也导致过去两周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A股。此前,更多在于投资者普遍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将在二季度开始出现V型反转。但随着全球疫情恶化以及防控措施升级,经济增速反转的幅度可能受到压制。
荷宝(Robeco)亚太股票联席主管及中国首席投资总监缪子美对记者称,中国防控措施很及时,但风险在于投资者可能忽略了海外疫情的暴发强度,全球衰退风险或拖累中国企业盈利。
鉴于全球处于风险规避状态,资金大量流出新兴市场。摩根士丹利表示,截至2020年3月11日,新兴市场股票基金(除中国外)净流出16亿美元,这是自1月29日以来的第五周净流出,也是连续两周持续净流出。历史而言,将10周连续的资金净流出作为一个潜在的拐点。
各界认为,若海外波动率继续维持高位,风险偏好骤降,可能会进一步影响A股情绪。多数机构认为,疫情仍在发酵初期,因此美股尚未调整到位。
不过,美联储重启QE有助缓解流动性冲击。道富环球市场多元资产高级策略师杰拉德(Daniel Gerard)对记者称:“美联储动用了所有剩余的降息手段,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25个基点之间。此外,还宣布将购买至少7000亿美元的证券,扩大互换额度,降低贴现窗口利率,并减低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流动性举措是非常必要的,降息本身更多的是帮助经济复苏,一旦我们摆脱当前的压力,短期内可能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亚太地区的多家央行已经或将效仿美联储的举措,确保它们已尽其所能增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并努力避免融资市场陷入停滞。”杰拉德称, “如果银行业能够证明其已恢复放贷和正常运作,那么投资者就有一定的基准来探查资产价值的下限。”
中国股市还有多少下行空间?
此前,所有投资者都在问——美股还有多少下行空间?当前,这个问题同样来到了中国股市。
当前MSCI中国(剔除金融和阿里、腾讯)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12.7倍,较历史平均估值底部(10.3倍)高出19%;MSCI中国(剔除阿里和腾讯)的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9.7倍,较历史底部(7.1倍)仍有27%的距离。
具体而言,沪深300目前12个月远期市盈率为11.1倍,意味着较之历史低点还有13.8%的空间。“港股更容易受到宏观下行风险的冲击,且港股对于香港本地经济的营收敞口(20%)更大。诸如新冠疫情这类长期的不确定性,估值受到更大冲击。”
不可否认,在市场大幅下探的背景下,部分优质企业才会显露更诱人的估值。
当前,外资机构也在加速挖掘长期的超额收益(Alpha),王康宁对记者表示,“我们关注四类Alpha,分别是成长型、周期型、价值型和机会型。但目前四个Alpha情况不同。”
他分析称,“当前最具机会的就是优选成长型Alpha,疫情的短期影响并不会冲击相关公司的商业模式护城河;而价值型Alpha则需要更多耐心,当市场动能不足时,这类公司可能会持续低位盘旋;当前并不看好周期性Alpha,当欧美经济处于衰退的开端时,周期行业的见底过程会非常漫长。”
王康宁认为,在成长型Alpha中,例如,网络安全具备中长期机遇,随着疫情发酵下各界对线上需求越来越高,这类公司将有更好的前景。此外,疫情发生后,各界对于多元化渠道获得药品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识,因此,药品零售龙头仍存长期机遇。
“此前受到5G手机推出的刺激,部分公司大涨。但手机极度依赖全球产业链,疫情将冲击产业链、影响今年的手机出货量和终端需求。但相较之下,5G新基建的需求仍具确定性,部分优质的半导体制成公司仍有机遇,且将与国际一线公司的差距不断缩小。”王康宁称。
上投摩根方面也建议,当前投资者应着眼于长期,逢低择优布局那些有较大政策空间和受疫情影响有限的地区、有长期成长空间与潜力的行业与龙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