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分红VS红利再投资!投资者该如何做到收益最大化?
基金一般都会分红,目前基金的分红方式有两种:
现金分红,就是把分红的资金打到投资者的账号里,视为落袋为安,持有基金的份额不变。这部分分红,可以选择再次申购,也可以取出消费。
红利再投,就是把分红的资金,按分红当天的基金单位净值,再次申购新的份额,增加持有基金的份额,享受或承担后续的基金单位净值变动,导致的收益或损失。
举例说明:执有某基金10,000份,单位净值1.50元,每份分红0.10元。在未分红时,持有市值为15,000元。
现金分红的情况下,分出0.10元 * 10000份 = 1000元,此时执有市值为1.40*10000=14000元,同时资金收回1000元,合计15000元。
红利再投的情况下,红利1000元/单位净值1.4元=714.29份,此时执有份数增加了714.29份,执有市值为1.40*10714.29=15000元,没有资金收回。
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的区别
其实,我们从名称上就可以简单看出这两种方式的区别。
现金分红主要是指基金公司将基金的一部分收益,直接划到客户的银行账户中,投资者可以随时支取使用;
红利再投资则是指在进行分红时,将分红所得的现金用于购买基金,变成持有的基金份额。
就现金分红来说,投资者有一部分收益可以落袋为安;而采用红利再投资的话,基金份额则有相应的增加。
因此,不论是哪种分红方式,投资者最后的总资产都是没有变化的。
选择哪种更划算?
基金公司为了鼓励投资者继续购买基金,对红利再投资的部分将不再收取申购费用,把红利转化为基金份额,直接增加到投资人账户中。
不过,是否选择红利再投资也要看具体情况。在牛市的环境中,红利再投资比较合适,份额多了,收益也就多了;熊市环境下,投资者则可以选择现金分红保留部分现金收益,实现落袋为安。
具体为大家总结了以下三个点,供大家参考:
第一,根据投资者投资期限的长短进行选择。
对于部分投资者来说,投资某只基金,特别是一些主题类基金,就是想博一个短期机会,那么现金分红可能更适合一些,分得的现金不仅可以落袋为安,还可以进行其他品种的再投资。
而如果是长期看好某基金,特别是某基金经理,做长期投资的,选择红利再投能更好的累积份额,在长期的投资中发挥资金“复利”的效果。
第二,根据市场的走势作出判断。
假如,当前整体无论是指数点位还是估值等各项指标均反映出市场处于历史低位,但你对未来是看好的,那么应该选择红利再投,可以在低位以不需要申购费的方式增加份额,等到市场回暖,相对现金分红来说能取得更好的收益。
反之,在市场过热,预期未来行情会走坏的情况下,应该更多考虑现金分红落袋为安。
第三,根据具体基金进行判断
对于一些定期开放的基金来说,基金合同成立之后会进入封闭期,通常为1年、2年,甚至是3年,因为封闭期不可以赎回,所以就可以选择通过现金分红的方式兑现部分收益。
此外,如果选择基金定投,则不建议选择现金分红。因为基金定投贵在长期持有,如果一边定投一边又选择现金分红,那就相当于一边把钱从基金资产中拿出来,一边又通过收取申购费的方式将钱放进去。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默认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如果想变成红利再投资,需要在购买基金时将分配方式做一下手动修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