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中国

劳动人口数量连降10年 调控不断升级 楼市还能行吗?

来源:诸葛找房 2019-10-25 17:21:48

时过境迁,买房早已不是居住那么简单。过去人们提到房子就是单纯的有地儿住,而如今一提到房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钱。当然,谁不想躺着暴富呢?随着近十年的价格上浮,越来越多的人加入投资队伍,掀起了一阵炒房热。不过,这样的风气该结束了毕竟居住才是第一要务。今年起,在调控不断升级的情况下,楼市性情大变。

10月23日,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显示:核心城市房价总体由涨转跌,二手房成交量继续下降。总体来说,一线城市整体微跌,北京环比下跌1.01%,跌速相对较快,跌幅比上月也略有扩大。上海、广州房价相对平稳,仅深圳房价环比上涨0.80%。二三线城市市场走势继续分化,不少城市短期市场走势暂处于停滞状态,三四线城市总体由涨转跌。作为环京风向标的廊坊(燕郊),9月房价环比下降2%,降速仍相对较快。

一些城市还有上浮意向,多半是由于当地出台的“抢人计划”,但涨速要可控,如果失去理智,就需要收紧措施加以抑制。既然一线城市已经开始理性了,那么其他城市还远吗?未来楼市还有发展空间吗?不得不说,房子的确没有前两年那么“好卖"了,据不完全统计,在50余个重点城市中,打折促销的房企已超十家,其中不乏融C、恒D等行业巨头。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房企降价的大趋势将在更多城市和项目上得以体现。这是为什么呢?

从房子总量上来说,房子显然够住了,从数以万计的空置房就能看得出,房子已经逐渐丧失了十年前”物以稀为贵“的升值因素。过去买不起房子是因为房子”供不应求“,而如今买不起房子则是由于“分配不均”,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分化差异很大。

从房子性能上来说,随着各城市“一城一策”、“租售同权”、“教育资源开放”、“人才落户”等新措施的落地,那些为了落户、上学、工作、投资、出租去买房的人,买房欲望就会回归理性。同时,多地都在今年加大了土地供应,开放了集体土地的相关措施。而且还努力加建保障性住房,无形之中就逐渐削弱了商品房的热度。多地炒房客纷纷散去,比如近期杭州的“网红盘”,销售们表示意向客户均是自住,投资客几近绝迹。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空置房还怕“吐”不出来吗?

从建房成本上来说,开发商的信托金融渠道被切断,幸运的可能需要跑七八家才能融到资,不幸运的可能根本借不到钱。恰好年底又逢房企债务集中到期,没钱开工就回笼不了资金,还不了债。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经有405家企业宣布倒闭,其中不乏全国500强的上市集团,而还有更多房企没有申请破产苦苦支撑。因此,“金九银十”是房企最后的机会,可惜旺季不旺,搁谁能不着急呢!

从劳动人口上来说,2009年之后,我国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高点的51%跌至46%,已连续10年递减,这样对市场的影响是很大的。无收入就会导致消费受阻,因此我国储蓄率也连续10年递减。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子,更别说二胎,于是第四代“婴儿潮”就这样“爽约”了。因此,婚房、改善房、教育房等需求就会减少,可以说房地产的走势长期向上很难了。

对此,有专家就为95后担忧,认为过度重视教育,造成了低生育率。因为1981-1991年,是新生儿数量最多的年份,但是从1995年之后,因为性别比失衡的原因,男孩的数量远多于女孩,新生儿数量就开始逐步减少。且这一代人成长到现在,适逢婚期和主力购房年龄,可以说当前楼市还在吃80后的“老本”。

此外,专家苗国还认为妇女较高的就业参与率影响多育子女,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家庭往往还会采取极端的“质量替代数量”策略。这样的选择是“非理性”的低生育水平与教育资源投入过度重视“相互促进”、恶性循环,固化低生育行为。如果人们可以不再对教育有这样的执念,也就不会再有“天价”的教育房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买房还是教育,都需要回归理性,不要攀比和贪婪。人们通常一边抱怨着生活的不易,一边又在身体力行的支持这种社会现象,一句“都是被现实逼迫的”成为了大多数人开脱的借口。不过站在主观角度上来说是可以被理解的,毕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未来,这些难题还得一一解决,只是需要时间,也需要购房者稍安勿躁的等待和配合。未来楼市还是要发展,只是要从恶性发展转变成良性发展,稳定才是大趋势。

标签:劳动人口楼市

相关新闻